0744-2233666
ZJJFWRX@163.com
湖南省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關注微信最新動態
截止2019年9月4日,張家界機場共保障運輸飛行17541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00.5萬人次,較去年提前66天突破200萬人次大關,同比分別增長25.5%、31.5%。完成國際及地區旅客19.9萬人次,同比增長102.6 %。 近年來,隨著張家界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張家界機場航線網絡不斷完善,航空通達性不斷增強。目前,張家界機場已開通44條航線,覆蓋國內近80%的省會城市和重點旅游目的地,并開通了日本大阪、韓國釜山、泰國曼谷、越南胡志明、河內以及中國臺北等國際和地區航線。隨著“航空+旅游”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航空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橋梁作用和拉動作用日益凸顯。旅客體驗無紙乘機流程地服工作人員耐心引導旅客乘機候機樓商業升級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張家界機場更加注重質的提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上下功夫,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提高旅客出行體驗。目前,張家界機場正積極創建SKYTRAX四星機場,以全面提升運行品質、服務品質、環境品質,不斷提高機場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國際化水平,著力打造與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國際精品旅游機場。 通訊員:張慧 李飛
查看詳情9月3日上午,張家界機場2019年新進見習管制員師徒協議簽訂儀式在航務部培訓室舉行。 儀式上,三名資深管制教員宣讀了收徒誓言,將以嚴謹的教學態度,認真履行教員職責,盡自己所能,把管制工作多年的經驗教給新人,讓其站在自己的肩膀之上,看得更高更遠。三名見習管制員表示,必將以積極的學習態度,跟隨師父們的腳步,開啟自己的管制生涯。 儀式最后,徒弟們分別向師父敬茶。三名見習管制員都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師父,在以后的見習期,都將采取“1+1”師徒組隊的形式參與考核。通過這樣的形式增進師徒感情,薪火相傳,砥礪前行。 凡學百藝,莫不有師。此次是荷花機場航務部首次舉行管制員師徒簽訂儀式,其目的在于通過師徒協議簽訂儀式,增強管制教員的責任意識,督促管制教員在以后的帶新工作中以身作則,培養新人良好的管制習慣和安全意識。同時,這樣的形式也提高了見習管制員對于管制工作的重視,有利于見習管制員在師父帶領下完成自己的管制職業生涯規劃。 本次師徒協議簽訂儀式,開啟了張家界機場航務部新人培訓、師徒傳承的新篇章。在未來,我們將以更規范的培訓教程,“1+1”師徒組隊、管制責任小組等多種形式響應民航“三基建設”號召,強化每個管制員、每個班組和整個團隊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意識,為機場培養更多優秀的管制人才,讓張家界機場管制成為一張靚麗名片,為機場高質量發展持續發光發熱。通訊員:陳根安 趙正義編輯:張慧
查看詳情9月2日—3日,民航湖南監管局副局長李淑亮一行赴張家界機場,對張家界機場貫徹落實民航局及管理局安全工作部署、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化解重大風險、開展企業法定自查、作風建設及保障能力評估等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查。2日下午,督查組成員到張家界機場各一線運行部門進行檢查,了解一線運行保障情況,檢查設施設備,查看臺賬記錄。在3日上午召開的檢查情況通報會上,監管局各處室監察員通報了檢查情況,張家界機場負責人做了表態發言。李淑亮副局長肯定了張家界機場快速發展、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最強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關鍵時期的絕對安全,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全面加強三基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張家界機場實現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通訊員:李敏編輯:張慧
查看詳情針對近年來行業內出現航空器沖出跑道的突發事件,9月4日,張家界機場機務維修站開展了搬移航空器應急救援培訓。 此次培訓包括殘損航空器搬移、相關風險點和知識學習。張家界機場機務維修站放行員、維修員、特車駕駛員、機保部場務員,共計40人參加培訓。 為了開展好此次培訓,機務維修站的培訓教員精心制作了培訓教材,教材包含豐富的案例和針對沖出跑道事例的多種處置方案,每個方案都是由民航局、航空公司、現場機務等人員根據航空器沖出跑道的實際情況和考慮到航空器不二次受損提出的,方案科學、實用、合理、高效。機務放行員、維修員、特車駕駛員一起學習探討航空器搬運方案的適用性、可行性。場務隊和機務人員一起研究學習737NG主起落架掛具的使用方法。航空器拖拽鋼索和應急救援掛具的連接,合理科學的搬移航空器。A320客機的應急救援的前起落架的連接組件 培訓結束后,機務放行員、維修員、特車操作員針對相關業務開展了分析討論,確保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通過航空器應急救援搬移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張家界機場機務人員對類似突發情況和應急救援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在遇到類似應急情況時,能做到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開展救援工作,為機務運行保障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為機場持續安全運行做出應有的貢獻。通訊員:楊遠東 章建軍編輯:張慧
查看詳情身份證忘帶沒法坐飛機?在張家界機場,只要微信掃一掃,通過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照樣能登機!9月1日,張家界機場完成身份核驗終端調試,先行先試“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這在全省還是首家。 “系統人臉識別就能生成臨時身份證,沒帶身份證也能這么快辦理值機、過安檢,這個服務真貼心。”9月1日,由張家界飛往上海的林先生因忘記帶身份證,首次體驗了張家界機場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后,對這一服務贊不絕口。 據張家界機場安檢站負責人介紹,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主要針對旅客忘記攜帶身份證或身份證已過期的情況。旅客只需關注“民航臨時乘機證明”微信小程序,申請并生成電子乘機證明,信息驗證成功后會產生一個乘機證明二維碼,掃一掃安裝在值機柜臺、安檢驗證臺的身份核驗終端,就能實現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的人證核驗,整個過程只需兩三分鐘。此舉大大方便了遺失或忘帶身份證的旅客,也減少了紙質臨時乘機身份證明的資源浪費。 張家界機場安檢站溫馨提示旅客,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目前僅限使用身份證購票的旅客乘坐民航飛機時使用。 過去,旅客若忘記攜帶身份證或證件過期,需要在機場辦理臨時身份證,手續繁瑣,費時費力。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則完美避開了傳統模式的缺點,真正實現“掌上辦、刷臉辦、隨時辦”。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的啟用,實現了從手工辦理紙質憑證到手機辦理電子憑證的轉變,既節省旅客時間,提升了旅客出行體驗,又綠色環保,提高了機場運行效率。 此次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的啟用是張家界機場持續打造“平安機場、智慧機場、綠色機場、人文機場”的又一次新嘗試,通過個性、多樣、安全、便捷的乘機服務,最大化滿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目前,張家界機場每天通過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辦理臨時身份證的旅客近20人,極大方便了旅客出行,得到了旅客高度好評。 據了解,今年以來,張家界機場以創建SKYTRAX四星機場為契機,下大力氣提高機場品質,切實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已先后實現全流程無紙化乘機,增加自助值機設備,啟用eID電子身份證照系統。目前張家界機場出港旅客中,通過自助值機設備、APP無紙乘機等自助值機旅客已超過50%,旅客出行品質顯著提升。通訊員:張慧 全云
查看詳情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進一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的深刻內涵, 8月29日,張家界機場黨委書記張輝華帶領機場機關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遠赴全國“精準扶貧首創村”——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參觀學習。張家界機場機關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計十多人參加黨日活動。 在十八洞村,大家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考察足跡,重走了一遍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路。先后認真參觀了十八洞村精準脫貧之路為主題的資料陳列館、十八洞村金融扶貧服務站、村級銀行便民服務點、電商服務站、梨子村“幸福人家”等。 大家跟隨解說員的步伐,邊走邊聽邊看,詳細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的溫暖場景,學習十八洞精準扶貧模式,探尋“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真實感受著十八洞村的村容村貌的現狀——道路通暢、村落整潔,綠水青山、繁花似錦,村民個個面帶喜色,村里處處欣欣向榮。 通過實地走訪,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十八洞村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刻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3日在此首提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把“輸血”式扶貧變成“造血”式扶貧,精準滴灌、開出“良方”,徹底實現脫真貧,真脫貧。花垣縣十八洞村近五年來的人均純收入從不足1700元到2017年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由原來的窮山惡水之地發展成為當今脫貧攻堅的一面旗幟,一舉摘掉貧困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通過十八洞村的學習走訪,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刻認識精準扶貧的時代意義,努力把所觀、所學、所感、所悟運用到實際中,要銘記歷史,居安思危,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張家界機場發展實際,為機場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通訊員:張慧
查看詳情